福利姬
首页电影电视剧动漫短剧
电视剧《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 정신병동에도 아침이 와요》HD在线免费观看

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 정신병동에도 아침이 와요3.4

导演:李宰圭

演员:柳仁秀 / 金大健 / 李贤芮 / 李姃垠 / 张东润 / 朴智妍 / 延宇振 / 张栗 / 文耀汉 / 金汝珍 / 李相喜 / 沈智柔 / 朴周勇 / 柳知秀 / 刘恩雅

年份:2023-11-03

地区:韩国

立即播放分享给好友

剧情介绍

“我们都曾在白昼与黑夜之间迷离游走。”
讲述护理师多恩初次接触饱受心魔所苦的病人,逐渐发觉他们深藏的苦痛与故事。
我们是否终能走出黑夜,迎来另一个清晨?

热门推荐

福利姬《秘密森林2 비밀의숲2》免费在线观看 完结

秘密森林2

朴铉锡

福利姬《夜限照相馆》免费在线观看 更新至16集

夜限照相馆

宋贤旭

福利姬《还魂2:光与影 환혼: 빛과 그림자》免费在线观看 完结

还魂2:光与影

裴贤振,朴俊和

福利姬《惊奇的传闻2:反击 경이로운 소문2: 카운터 펀치》免费在线观看 完结

惊奇的传闻2:反击

刘善东

福利姬《巧克力 초콜릿》免费在线观看 完结

巧克力

李亨民

福利姬《十八岁的瞬间 열여덟의 순간》免费在线观看 完结

十八岁的瞬间

申娜妍

福利姬《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 정신병동에도 아침이 와요》免费在线观看 完结

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

李宰圭

福利姬《坏妈妈 나쁜 엄마》免费在线观看 更新至12集

坏妈妈

申娜妍

福利姬《死期将至 이재, 곧 죽습니다》免费在线观看 完结

死期将至

河炳勋

留言评论

网友评论

  • 来自网友【霧風誌MONA】的评论(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Netflix原创韩剧《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改编自韩国同名网漫,是以精神科护士的实际经验为基础进行的艺术创作,故事围绕明信大学医院精神科护士郑多恩(朴宝英 饰)和她的同僚,以及她们照顾的患者们展开。 整部剧的基调明亮温暖,以关怀、治愈的视角,希望打破社会大众对精神病的偏见、对精神病及治疗有更加正确的认知,是一部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作品。由于篇幅,剧评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我想先梳理每集的故事,包含每集患者及其所患有的精神病知识点回顾,以台词长截图为主,可随意取用。下篇将主要分析导演的镜头语言,看如何运用场面调度为这部剧注入特别的灵魂,再者,下篇文章我也会围绕主题、立意方面,更深刻地理解这部剧的人文关怀。(剧透预警与触痛预警:以下内容含有剧透,介意的话建议先看剧~另外,这部剧属于先致郁、后治愈的类型,可能会戳到正遭受精神疾病痛苦折磨的患者们痛处······一部电视剧不能治愈你的人生,但可以引起一些共鸣与警醒,如果触发了你某些隐藏的痛苦,请向他人倾诉或寻求专业帮助。愿我们都能开心地迎接清晨的到来。E01:吴莉娜-双相情感障碍第一集通过吴莉娜患者的故事第一次向我们传达了创作者对精神病的观点——和其他疾病一样自然,精神病并非是因为缺乏什么,而是心理免疫力低下的病征,无关身份地位、拥有多寡,人都会有变得脆弱的时候。从后面的故事也能看到这个观点被反复论证,是全剧非常重要的核心观点之一。 E02:金成植-社交焦虑症剧中女主多恩将焦虑症形容为仿佛被照在一个透明笼子里,而下一个场面用影像具象化了这一比喻,职场上看不见的透明笼子带来的压抑与不安感,真是让人毛骨悚然的画面。 日常中大家常说的“社恐”其实和社交焦虑症有些相似,但又有所区别——社交恐惧症是不喜欢和别人交往,在社交这一特定的事情上会惊恐、紧张等,但是焦虑症并不仅表现在社交单一方面,很多事情都表现出一定的惊恐,比如多恩说不可以在柜子上贴猫咪贴纸,金成植患者马上非常惊慌地试图用指甲扣掉贴纸。 E03:宋裕赞\池胜才-恐慌症 和前面两集一个病患对应一种精神疾病的模式不同,第3集开始出现了宋裕赞和池胜才两人都患有恐慌症,故事开始交织、复杂起来,特别是池胜才,透过这位患焦虑症的实习护士,提出了患有精神病的人能否做精神科护士工作的疑虑,为后面多恩的主线做铺陈。E04:郑河蓝-偏执妄想症 因为电信诈骗失去全部财产而患上偏执妄想症,妄想负责她的多恩偷了她的钱而一直刁难多恩,多恩被欺负到躲起来哭,尹护理师安慰她的场景很有意思——非常有限的、微弱的光线照在两人身上,多恩脸上完全没有光,她正经历着委屈伤心,但她仍想着患者,憎恶着憎恶患者的自己。光在这部剧的意义与主题的清晨脱不开关系,因为清晨就会有光线照耀。即使是这样的时刻,精神科医护人员的“光”被挤压得寥寥无几,他们也仍想着如何安慰、帮助患者,通过光的运用,可以感知到他们的处境和心意。 一个很戳我的细节,多恩做了新发型但同事们都没看出来,郑河蓝是唯一看出来的人。E05:权珠英-假性痴呆(抑郁症导致) 权珠英作为职场妈妈,和秀妍主管的处境相通,形成一组对照,秀妍主管在患者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秀妍其实已经在边缘了,当她从患者身上观照自身,及时意识到问题并采取措施休假去旅行,才避免了状况恶化。 也应了最后的那句“我们都是徘徊在正常与非正常的边缘人”。 剧中应用的后设认知疗法,日常大家也可以试试看,感知自己的情绪真的非常重要,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被黄色荧光笔涂满了也没关系,只要重新修正就好。 (看这段的时候我爆哭,然后坚定了不生孩子的决心哈哈)E06:金书完-妄想症最最最痛心的一个故事。考公务员的故事应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金书完并不是特例,只是无数还未上岸人们的缩影,他的故事也可以看作一个警醒——任何时候放弃都不会太迟,比起你浪费的那些时间,你还未拥有的那些时间才是最珍贵的。 最终,金书完还是一个人启程去抓火龙了,至少在最后一刻,他拥有了勇气。 E07:崔骏基-自杀幸存者PTSD崔骏基患者先后经历孩子和妻子的死亡,造成了严重的PTSD而产生妄想和自杀未遂行为。 作为对照组,也是推动主线剧情的金书完之死让多恩经历了自杀幸存者创伤,她因太过痛苦开启了防御机制,导致解离,清醒过来后却换上抑郁症。 要是多恩那时参加了研讨会和治疗小组,会不会比较有帮助呢?崔骏基在治疗小组上就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治愈,值得一提的是崔骏基给妻子“再一次办葬礼”的场面,这种行为其实算是一种心理剧疗法,在另一部精神科题材的韩剧《灵魂维修工》中有涉及。 E08:韩在熙-边缘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在自我形象、心境、行为和人际交往中表现不稳定。患者相信自己由于在童年被剥夺了充分的关爱而感到空虚,愤怒,有权要求抚爱。因此他们无休止地寻求关爱。 韩在熙患者的故事这集着墨不多,只有浅浅提及,因为这集已经在把重点开始转向到多恩的抑郁症主线。E09:郑多恩-抑郁症 在表现多恩的抑郁症时,让地板变成了沼泽,多恩想挣扎却越陷越深,这个比喻的具象化也十分巧妙。 多恩没有病识感,认为自己不到那个严重程度,直到她弄出自杀事故被急救车直接送进精神病房。 多恩抑郁症的表达我想在第二篇导演镜头语言的部分详细分析。因为是主线,无论是表现的形式、台词和治疗方法也会更加详细和具体。尤其,给多恩的“称赞日记”疗法也很适用于日常,我们也多多称赞自己吧~E10:宋爱信-精神分裂症比起介绍精神分裂症是怎样的症状,这集聚焦在人们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偏见与歧视,很多人都把精神病患者当做潜在的犯人、疯子,对他们避之不及,生怕和他们产生一点交集。 护士长作为精神分裂患者的家属,是最知道他人的偏见是如何刺痛患者以及家属内心的。正因为感同身受,护士长更加理解、共情多恩的处境。 护士长的台词掷地有声,向剧中反对的家属,也向对精神病患者抱有无端偏见歧视的社会大众发出了有力的诘问。同时这里又出现了第一集提过了观点,精神病是无论何时何地,谁都有可能患上的无可预测的疾病。病患有可能是我们的家人、孩子,也可能是我们自己。E11:朴秉熙:边缘智能青少年、自残 各种精神病患者中,不可能全部是成年人,一定也会有青少年,这里提到的青少年自残是求救的呐喊、求关注的方式,在《少年法庭》中讨论少年犯时也有涉及,刚好《少年法庭》也有李姃垠出演,推荐去看~E12:治愈,迎来清晨! 未完待续,请给我一点时间,期待下篇分析吧~更新:上篇梳理了每集的患者及其对应的精神病知识,下篇将聚焦镜头语言和人文关怀主题立意这两方面。 首先,导演的镜头语言把现实世界与精神病患者的“奇异”世界巧妙地融合,将精神病症状用影像具象化,让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比喻通过视觉化,使我们简单明了地直观感知到精神病患者所遭受的恐怖感。 比如形容社交焦虑症仿佛被罩在一个透明笼子里而别人都在注视和议论自己;恐慌症像是眼睁睁看着自己溺水并感觉10秒后就会死掉;抑郁症则是一脚踏进沼泽地越挣扎陷得越深。 尤其这些巧妙而精准的比喻透过CG特效来呈现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在视觉上为观众带来新奇感,这种新奇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精神病题材本身的沉重感。 透明笼子、溺水、沼泽、还有火龙(游戏世界)等意象,应该都不需过多解释,简单易懂,而我想要特别分析的是导演如何通过场面调度增强恐怖感、又是如何利用视角的转化引起更加强烈的共鸣?这部分体主要现在郑多恩患上抑郁症的段落,多恩住进河嫣医院的精神病房时,我注意到河嫣医院的精神病房与多恩工作的明信大学精神病房的环境相差甚远。 河嫣医院的所有空间几乎都是冷调的纯白色,病室、走廊、甚至是窗外照射进来的自然光,都是冷白、发灰的。那里的护士服也是偏冷色系的、饱和度低的淡紫色。对比两个医院的环境,特别是色彩最为明显。 多恩工作的精神病房是多彩的,以橘色为主色调,走廊、病室墙壁以及护士服全都是橘色系,而且护士服是饱和度很高的暖橘色。那里清晨阳光充足明媚,室内还有很多绿植,活动室里五彩缤纷,绿墙上贴满患者们的画作,从颜色上就给人舒适、治愈、一派温馨的印象。多恩生活在这样的温馨环境下,跟随着主人公多恩的视角代入情境的我们也习惯于这样的环境。 作为观众的我们是以护士的视角,即治疗者\辅助者的视角去看每个患者的故事,无论患者遭遇了什么,我们都是局外人,我们的情绪上是安全的,因为我们只是跟着多恩去了解病患的故事以及认识精神病。就像多恩向黄如焕医生请教躁郁症是什么,如焕医生就给她“上课”,也相当于在给我们科普。但是,这样子的视角下我们产生的共鸣是有限度的,可能会停留在看故事或学知识的层面,只是隔靴搔痒。但是,当多恩患上抑郁症、被强制住进河嫣医院精神病房时,视角突然改变了。护士突然变成了患者,外部环境的改变,特别是色彩的调度从视觉上首先带来的是陌生感,冷白色带来的阴郁、诡谲又加剧了精神病的恐怖感。不过当多恩开始有病识感,承认了自己的病之后,画面色调变暖了许多,色彩上有了现实感,恐怖感也随之减弱了。 明信大学医院与河嫣医院的环境色彩对比,与其说是彩色与纯白色的差别,不如说是彩色与“无彩”的差别——色彩具有情绪功能,这里的无彩与多恩抑郁症的特性相符,表现为没有生命力的,失去生存意志的,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空洞。失去颜色的世界,正是对抑郁症的精妙的具象化表达。看着失去生命力的多恩被困在无彩的世界中,我们的视角也由护士\旁观,跟着多恩变成了患者\亲历,我想正是因为视角的转换,让很多人感觉到自从多恩患病,这部剧完全变成“致郁剧”了,看得人都要抑郁了。正是因为我们一直跟着多恩的视角,我们和她产生共鸣,随着多恩的身份转变,视角也随之转变,我们与抑郁症的心理距离变近了,甚至我们也多少暂时地体验了抑郁症患者的处境和感受。色彩的对比、视角的转换,这些调度的作用或说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试图唤起真正的共鸣,不是作为隔岸观火的人,而是真正对精神病有体认、有共鸣、并且能共情患者的人。 为什么要唤起真正的共鸣呢?这就要引出接下来我想分析的,关于这部剧的主题立意——人文关怀的层面,看为何不惜“致郁”,也要引起真正的共鸣呢? 这部剧的主要观点之一,我在上篇梳理每集知识点时提到了——精神病和其他身体上的疾病一样自然,正如身体免疫力低的时候会容易感冒发烧,心理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就容易患上精神疾病,又如遭遇车祸被创,大出血了需要输血、骨折了就要看骨科治疗,心理也会遇到“被创”的时候,就要看精神科治疗,就是那样自然的事而已。但是社会大众却很难达成这样的认知。人们不会对车祸受伤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说你站起来,却会苛待精神病患者说你要走出家门。就像宋裕赞一开始对多恩做的那样强迫她出门,宋裕赞当然是为多恩好,可是他缺乏对抑郁症的正确认知。人们缺乏对各类精神疾病的正确认知,不仅如此,还抱有非常多的误解、偏见与歧视。所以这部剧首先是想从“认知”这艰难的第一步,传达给大家——精神病,只是疾病而已。 有了正确的认知后,是否就能自然地消除偏见了呢?我想还是任重而道远。不仅旁人,就连患者自己恐怕也很难完全地撇开自我偏见不受影响,多恩和董固允的对话很值得思考,又是在反复地论证前面说到的观点。看到这段我突然明白了为何要把男主设定成肛门外科医生,一个原因是要论证精神病只是疾病的核心观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病,但是在医生眼中一样只是疾病;另外一点就是两种病的患者有着强烈病耻感/羞耻感的共同点。病耻感是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现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且往往和自我污名化产生联系,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会产生不利影响。多恩摆脱病耻感,克服内心的恐惧重新回到护士岗位上的过程,也是在传达给观众——不要为自己的精神疾病而贬低污名化自己,接受过精神病治疗的人依旧能当精神科护士,精神病史的人们也都充分有能力重返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消除病耻感后,接下来要应对的就更困难,是社会舆论的偏见,完全消除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再看一次护士长的台词,这段台词其实就是在试图唤起真正的共鸣。 患者家属们把多恩放在对立面,却没有想过自己的家人未来重返社会也会遇到同样的待遇,护士长一针见血地戳破了盲点,成功引起了家属们的共鸣。唤起共鸣的最快方式是代入自己想想,换位思考一下,但其实完全没有经历的人,或者共情能力弱的人,很难设身处地地思考。作为一部有着消除精神病偏见导向的作品,其实它做的不过就是透过讲故事去唤起共鸣、使人共情,哪怕只有很少人,但也总会有人因为看了这部剧而对精神病多了一份认知、多了一份共情,在现实中遇到此类情形时不再带着偏见,而是带着同理心去行动,那就是作品产生了好的影响。我始终相信好的作品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哪怕只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至此小小总结一下这部剧的立意:1、建立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知——无论何时何地、无关身份地位,是不可预测的疾病,但那只是疾病。2、摆脱病耻感——精神病患者能当精神科护士,精神病患者充分有资质重返社会。3、唤起共鸣和同理心、消除偏见的社会意义——被偏见中伤的可能是我们的家人、孩子、朋友,也可能是我们自己。我突然想起《Moving》中李美贤教育金奉皙:“超能力算什么,同理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能力,能够理解他人,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最后还想说的一点是在我看来,人文关怀做得好的作品都是不光抛出问题,也能从现实意义上试图给出解决方法的。对于这部剧来说,最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当然就是——说出自己的不舒服、向人求助,还有生病就去看医生! 不过还有一些小的解决方法,我们在日常也可以尝试去做做看,就当作“锻炼心理的肌肉”!比如剧中应用的后设认知疗法、写称赞日记、休假时去一日旅行、又或者是,找到一个陪你淋雨的人~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理安全机制,并且获得治愈,不再日夜徘徊于某个边缘,也许跨过那个边缘也不会怎么样,因为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 更新:《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感情线:比清晨更早一步的、温暖的人之前的文章梳理了12集剧情及精神病知识点,也从镜头语言、人文关怀主题两方面分析过了,真的很幸运在2023年末、这个冬天遇见了温暖的作品《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虽然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不像追更几个月的那种剧一般依依不舍,但也依旧有些放不下,所以上次结尾处给自己挖坑说要讨论一下感情线~与略带的沉重精神病题材及患者们令人心痛的故事不同,这部剧感情线的部分只是纯粹的温暖有爱——董固允总是以温暖的视线注视、陪伴、等待着郑多恩好起来;黄如焕以爱唤爱,引导闵得来学会抛弃,拥有了自爱的能力。两对cp都恰如其分地穿插于主线故事中,有时感情戏是在沉重的患者故事之中起到缓冲作用的酸甜调味剂,有时也会成为治疗病症、疗愈心灵的一剂药贴。先说黄如焕医生、闵得来护士这对,医生和护士、富家公子和平凡女生的设定在韩剧都屡见不鲜,得来妈妈是“吸血鬼”缠上黄如焕到这边也都完全在意料之中。直到这里,黄如焕“对症下药”冷静而坚定地说出让得来抛弃妈妈的话,并且给出自己的承诺。我突然理解了这个人物的魅力,以及这段感情在剧情中的意义——作为大家心目中的下任护士长,闵得来公认是精神科护士中最优秀、最有潜力的一名,这样优秀的人在感情中却有着强烈的劣等感、不配得感。这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得来没有从母亲那里得到充分的母爱,只有一直被索取,她没有得到过别人无条件的爱,因此潜意识里不相信会有人无条件地爱自己。美国心理学家艾·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分析过:“自觉地害怕被别人爱的人实际上是一种不自觉地害怕爱别人的反映。”母女对话场景在黯淡无光又狭窄的楼梯间,给人压抑、阴郁的观感,也暗示着这段关系是如何令人绝望,几乎没有修补的余地,即使是血缘关系,有毒就是要切断才对。得来不会爱别人也不会爱自己,她一直背负着原生家庭带来的负担感,就像背着一个不定时炸弹。这段对话最荒谬的是妈妈居然说得来成为护士都归功于她,就和一些东亚老生常谈的“挫折教育”一样,她不懂的是母亲要赋予孩子对生活的爱,而不仅仅是活下来的愿望。“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恐惧都具有传染性。”(《爱的艺术》)还好闵得来遇到了一个愿意无条件爱她,告诉她她是多么珍贵的人,在这段感情中黄如焕也就如他的职业精神科医生,扮演着治疗者、引导者的角色。我觉得很有启示的点在于,一段健康的爱情仿佛一剂不苦口的良药,可以帮助一个人摆脱一些原生家庭带来的旧有模式,学会爱自己也学会爱别人。我相信那种健康的关系是存在的,只是好的治疗者/引导者形象的另一半难寻吧,因为比起无条件地付出、给予爱,只想从感情中索取的人更多。黄如焕从“抛弃妈妈吧”到“抛弃我吧”,正如他说的“抛弃”只是一个隐喻,闵得来学会真正的爱自己、为自己而活,就要抛弃、放下所有会阻碍自己的。看到这里我意识到黄如焕的爱是真正伟大的——如果是我绊住了你追寻自我的脚步,那么请你抛弃我吧。想了一下如果是我,应该没法说出“抛弃我吧”这样的话······对九型人格4号来说深层恐惧就是被抛弃,但又很悲情浪漫?总之我看到这段的时候整个戳到······十分致命。最后想特别提的是闵得来的名字민들레,在韩语中是蒲公英的意思,蒲公英生命力顽强,即使在土壤贫瘠的河滩、山坡也能生长开花。蒲公英的意象,这正是这个人物的核心。而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闵得来最后登上邮轮离开了,虽然不是说他们会分手的意思,但这段感情的意义至此已经获得了成长,闵得来在黄如焕的爱中学会了爱。和黄如焕一样,董固允的爱也是成熟的、给人舒适又可靠的感觉。宝英说董是慈祥的类型,也很贴切~董固允好像是没有什么棱角的人,善良、直率但有点执拗,面对爱情很有勇气、会表达,同时也知进退,有分寸感,有耐心,懂得等待,是成熟的大人。我个人观感董固允是今年所有韩剧中(有感情戏的)男主人设最好的(不要和会飞的赵寅成比较,那真的太非现实了!上一个给我类似感觉的男主形象还是去年《奇怪的律师禹英禑》中的李俊浩,乍一看平平无奇,但是成熟、温暖、细心、懂得尊重和责任,现实中想找一个恐怕是千年纪念物了······在这部以温暖为基调的作品中,延宇振身上的温暖(慈祥)气质非常有渲染力,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无论是对待金书完患者还是对待多恩,董固允对待任何人的方式都是始终如一地温暖。当他准备好一个月后和多恩见面,却从宋裕赞那边听到多恩患上抑郁症消息,他说要亲自确认的样子(为数不多的穿正装时刻)、见面后明明很心疼,但还是冷静又果断地劝多恩去看精神科的样子,都非常帅气。后面帮多恩找医院、拜托熟人医生、得知会面对多恩治疗没有帮助后决定耐心等待。会耐心等待但也会在背后默默做事,当多恩重返职场遭遇舆论危机,董固允和患者家属理论(结果被揍)、还去拦下院长的车帮多恩求情,他真的做了很多事。更不用说提前一站上车帮多恩占座,即使自己一堆手术要做,还是常常一大早来多恩家陪她散步~“我不想成为您一个人淋雨时给您撑伞的人,我想成为和您一起淋雨的人。”《爱的艺术》一书中还有这样的话:“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在董固允身上,我看到了这些态度的集合。题目“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以及在第一集和第12集反复出现那句台词:“这里连窗帘也没有,所以比起其他病房,这里最早迎来清晨。”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的含义,直白地讲,是即使患有精神病,接受治疗的话也会好起来。加上窗帘这个意象,因为精神病房没有窗帘,清晨的阳光可以十分轻易、最快地照射进来,意味着在精神病房接受治疗可以使得疾病的阴霾更快被驱散、患者能更快地好起来,迎来清晨的阳光、迎来新生。记着这些,最后让我们再看一次结尾的这个非常简短但有特别意义的场面吧——多恩拉开自家窗户的窗帘,从窗户向外看去,董固允的身影出现了,他向多恩挥手还举着一副新手套~作为徘徊在抑郁与非抑郁的多恩,或者说,徘徊在正常与非正常的边缘人们——我们,并非生活在没有窗帘的精神病房,我们都生活在有窗帘的世界,偶尔都会有忧郁、消沉,想把窗帘拉起来生活的日子吧,但也会有拉开窗帘、让清晨的阳光照进来的意志,自己想要重新变得幸福的意志。我想这就是这部剧感情线的意义升华之处——想象一下当我们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拉开窗帘,如果窗外有个人站在那里朝你笑着挥手会感觉如何呢?一个比抑郁更快一步的人,比窗帘外的清晨来更早一步的、温暖的人。霧風誌
我们仅提供网络内容浏览,本站不承担存储责任,侵权请联系删除。网站地图